首页 > 足球 > 中超

苏超不可复制,但可借鉴

经济观察报2025-08-14 22:23:03 0 #苏超   #足球   #中超   #南京奥体中心  


伍里川/文 苏超可以复制吗?自今年5月苏超诞生并迅速出圈后,这是一个经常被提出的问题。

近期,江西、河北等地相继举办“苏超式”足球赛事,并推动赛事与文旅深度融合。此外,武汉城市足球超级联赛(简称“汉超”)将于8月16日开打揭幕战;2025年湖南省足球联赛则计划在今年9月至12月举行。

目前来说,在苏超之外,江西的赣超给人留下了最深刻印象。继赣超首轮场均上座人数超1.3万后,赣超第五轮的五场比赛共吸引91476名球迷现场观赛,刷新赣超单轮比赛到场观赛总人数纪录。其中,赣州与抚州的焦点之战吸引了40582名观众来到现场,创造了江西足球单场观赛人数新纪录。

赣超的成功案例,让不少网友相信苏超可以复制。但在我个人看来,苏超是无可复制的,因为每个省份的省情不同。

不妨从四个维度来看。

首先,任何赛事都建立在经济实力的托举上。如果一个地方内部的城市发展严重不平衡,城市之间的足球对抗就很难对等实现。比如苏超,踢的从来都不只是足球,更是城市的实力。江苏13个地级市全部跻身全国GDP百强,经济实力较为均衡,大部分城市的足球实力也很突出,近年来有7个城市征战过中超和中甲,这为“谁也不服谁”的城市足球较量注入动力和激情。“10元票价还有伴手礼”的宠粉模式,同样是经济实力的折射。你以为“比赛第一,友谊第十四”只是单纯玩梗?不!它是对江苏城市“散是满天星,聚是一团火”“形散而神不散”竞争生态的最好说明。

其次,江苏“十三太保”个个都有奥体中心,其中南京奥体中心创下的中超最高现场观战人数纪录,10多年来都未被打破。而昆山这一县级市已经建起江苏首个专业足球场。此外,江苏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4.32平方米,位居全国第一。硬件上的这份优越和超然,国内罕见。

再次,如果城市之间距离过远或交通不便,是不利于业余球员征战和球迷现场观赛的。江苏拥有较为发达的交通网络,13座城市之间直线距离均在300公里左右。在“一小时都市圈”的条件下,业余球员可以轻松在训练、比赛和工作模式间切换,既能踢好球,也能上好班,还能休息好,这直接关系到业余球员竞技状态的保持,同时,球迷“坐着高铁去看球”也有舒适感。

最后,吴文化、楚汉文化、江淮文化等多元文化并存、相互竞争的氛围,是各种热梗流行的源头。造梗是门技术,更是文化。徐州与宿迁的“楚汉争霸”、南京和南通的“南哥之争”,以及“水蜜桃和咸水鸭”“早茶之战”等博弈,都在鲜活和平易中道尽文化底蕴的滋养之功。这份文化气度,同样是独特的。

但是,苏超完全可以借鉴。很多人认为赣超火爆的原因,就是抄对了苏超的作业。且不论赣超有没有抄作业,单就赣超的成功而言,已经是一种有益的启示。

对后来者而言,办“超”,最终还是要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说话。几个月来,苏超的爆火,带动了江苏机票、酒店、门票、租车等相关旅行商品预订量的同比快速增长,暑期游市场更是大为升温。借鉴苏超的“文旅体”的深度融合至关重要。如何融?构造“足球+城市IP+文旅消费”的复合消费场景就是好的尝试。近日,笔者在扬州主场观看比赛时,对当地球衣销售、饮料销售、文创销售、体育融入的印象深刻。

后来者还要借鉴苏超“中央厨房”式治理体系。苏超的制度化、精细化管理,让票务、安保、交通、医疗、服务等相关项目的运行有条不紊。7月5日晚,苏超第六轮南京队和苏州队的比赛在南京奥体中心体育场开赛,南京奥体中心涌入的60396人创苏超单场人数之最。赛后,南京警方和南京公交集团、地铁等多部门协同配合,不到半个小时,6万多名球迷全部安全有序离场,创造了赛后疏散效率的“南京速度”。笔者在扬州主场,也亲身体验了免费接驳巴士的“快速疏散”功力。

此外,苏超以足球为媒激发地方文化、升华城市文明气质、创新球迷文化发展、推动全民健身发展,也有诸多亮点值得借鉴。当然,借鉴而不照搬,学习先进而不僵化理解,是各地办“超”需要认识到的。

说到底,各地有各地的优势,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特色足球才是正题,完全没有必要复制。说到此,不能不提到“汉超”——当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和体量在省内过于强大,又何必非得搞全省城市足球联赛不可呢?办一个“大武汉”的市级“汉超”,不也很香吗?

(作者系资深媒体人)

免责声明: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供参考、交流,不构成任何建议。

24直播网是一个专门提供全球各类体育比赛在线直播的网站,为广大体育迷提供了一个便捷、快速、高清的NBA直播、高清的CBA直播、五大足球联赛直播观赛平台。

Copyright © 2022-2025 24直播网. All Rights Reserved. 鲁ICP备09032644号-1

网站地图